從校辦工廠到學習工坊,再到本科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湖南大學現代工程訓練中心歷經數十年發展,已成為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示范單位、國內領先的工程教育實踐平臺和創客空間。九三學社湖南大學委員會主委、湖南大學現代工程訓練中心主任胡玉鵬正帶領團隊持續探索“3+X”創新訓練教學模式,培養既具備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又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從創業者到育人者
胡玉鵬在博士入學初期曾與同學聯合創辦互聯網公司,主導開發兒童疫苗預約系統,并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響。這段創業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結合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注重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胡玉鵬。 劉曼 攝
為適應時代需求,湖南大學現代工程訓練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積極布局前沿技術領域。2023年,湖南大學OpenHarmony技術俱樂部揭牌成立,由胡玉鵬擔任主任,聚焦國產操作系統研發,開展“多機協同-智能決策-圖像處理-自主避障”等關鍵技術攻關,并成功研發全國產足球機器人。
在荷蘭埃因霍溫舉辦的2024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國際賽中,來自中心Robot工作坊的BigHeroX戰隊,與光刻機ASML、飛利浦工程師團隊同場競技,勇奪中型組冠軍,展現出中國機器人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胡玉鵬介紹,這支跨學科團隊由電氣、信息、機器人等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在中心老師指導下,比賽中運用輕量級神經網絡算法優化圖像識別速度,實現多智能體的高效協作與自主避障。“這不僅是一次技術突破,更是對學生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全面鍛煉。”
2024年底,中心啟動“創新創業試點班”計劃,從大一新生中選拔100人,組建前沿技術探索、產業技術攻關、“AI+文創”交叉研究、高水平國際競賽四個團隊。胡玉鵬介紹,學校會為這些學生量身定制培養方案,確保在不影響專業學習的前提下,強化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湖南大學現代工程訓練中心上課。 劉曼 攝
在帶領團隊時,胡玉鵬總會強調,現代工程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前沿理論知識,還應具備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知行合一。他提出打通“想法—做法—作品—產品”創新鏈條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項目制實戰學習中進行意志磨礪、能力錘煉和思維訓練。
讓研究成果服務社會發展
在外人眼里,胡玉鵬是個“多面手”。作為網絡安全與人工智能安全領域的專家,他不僅在實驗室里鉆研技術,更將專業智慧轉化為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
2015年,在時任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主委張大方的影響下,胡玉鵬加入九三學社,從此開啟“多重身份”之旅。“這是我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回憶起這個決定,他依然感慨萬千。
作為九三學社的一員和湖南省政協委員,胡玉鵬積極參政議政,加強九三學社基層委員會思想政治建設,緊扣湖南省“三高四新”戰略,凝聚一批國家級高層次九三社員骨干力量,面向國家實體經濟和國家安全主戰場,形成二十余份省政協提案和社情民意,被多部門采用。

九三學社中國計量大學委員會到湖南大學交流。 受訪者供圖
“數字經濟時代,我們的工業系統正在‘裸奔’。”2024年湖南省兩會上,胡玉鵬提交的《強化工業網絡安全“底座”增強工業互聯網安全自主可控能力》提案,直指湖南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安全痛點。在湖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胡玉鵬作口頭發言,呼吁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平臺,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這些年,胡玉鵬還團結帶領九三學社湖南大學委員會的各學科社員團隊,聯合華為、拓維信息成立“全國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國產信創和高端精密儀器等方面突破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包括國產芯片、大數據安全保密、國產三維層析原子顯微鏡、國產高靈敏度電化學傳感器等。
“愛國、民主、科學”是九三學社的優良傳統,也是胡玉鵬的行動指南。從實驗室到議政廳,從講臺到田間地頭,他用專業知識和實際行動詮釋著“科技報國”的深刻內涵。“學者的價值,在于讓研究成果真正服務社會發展。”胡玉鵬說。
(來源:中新網 作者:劉曼 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