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歷史主動精神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 徐令義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十五五”發出了政治動員。如何貫徹落實全會精神,重要的一條,就是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續寫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一、十五個“五年規劃”史,就是一部黨和人民譜寫偉大歷史主動精神的發展史
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推崇歷史主動精神。2021年2月20日,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進一步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始終掌握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在建黨百年“七一”重要講話中,總書記深刻闡述了歷史潮流、歷史主動、歷史經驗、歷史規律。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2次強調和闡述歷史主動精神。我體會,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那天起,從不被動地接受歷史條件的局限和擺布,而是深刻認識并自覺運用歷史規律,主動地、前瞻地立足當下、謀劃未來,通過不懈奮斗把藍圖變為現實。新中國成立以來十五個“五年規劃(計劃)”的編制與發展史,正是歷史主動精神最生動、最系統的體現。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創期,從“一五”到“五五”,黨中央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歷史主動,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建起來”,奠定了國民經濟發展的根基。在改革開放年代,從“六五”到“十一五”,黨中央深刻洞察世勢、順應時代潮流,完成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主動、歷史轉折,釋放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社會主義建設掀起“富起來”的嶄新熱潮。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時代,從“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的圓滿收官,到“十五五”《建議》的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蹄疾步穩走向“強起來”的民族復興之路。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歷史擔當和戰略遠見。
二、以偉大歷史主動精神把好未來五年發展的“時”與“勢”
四中全會描繪了未來一個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歷史主動精神,正確認識“不變”與“變”,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精準把握未來五年發展的“時”與“勢”,把宏偉藍圖變成現實。
一方面,要順勢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不可逆轉的大勢,我們的一切工作都要置于這個大勢之中。四中全會精神是乘此大勢、進一步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綱領。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乘勢而謀、蓄勢奮進,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領域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要順應科技革命重塑發展格局的趨勢。全會對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了戰略部署,我們必須主動擁抱科技革命,敏銳地捕捉這一變量,將其作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要積極應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范圍內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全球治理秩序深度調整的形勢,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另一方面,要因時而為。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戰略任務上,抓住戰略布局的“窗口期”,不失時機、主動作為、重點突破。要搶占未來競爭的“制高點”,對于全會指明的重點科技和產業方向,既要能“高”則高、又要因地制宜,把創造性和改造性結合起來,把布局培育新興產業和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結合起來。要切實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的最大“公約數”,解決好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優先推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強的工作,凝聚最大共識和力量。
把握“時”與“勢”,要把國家戰略主動分解細化在各地各部門未來五年的具體規劃中。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各有特點,各部門主責主業也各有所長,既要充分利用好各種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順勢而為,又要正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因時而為,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突破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根據變化了的情形靈活調整局部的策略戰術,實現戰略堅定性和策略靈活性相一致,形成新的發展勢能。
三、偉大歷史主動精神要切實落到增強改革動力、激發主體活力、提升綜合實力上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未來五年,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五年。實現到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的目標,必須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在“改”字上見真章,在“活”字上見成效。
第一,以歷史主動精神增強改革動力。四中全會的許多部署,本身就是重大的改革任務。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就要把改革進行到底。要圍繞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和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改革方向,以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重點,敢于進“深水區”、啃“硬骨頭”,推出更多創造型、突破型、引領型的改革舉措。要在“集成”上主動作為,突出改革重點,防止改革“碎片化”,加強各項改革任務的系統集成、協同發力,尤其是經濟部門與非經濟部門,都要自覺保持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糾正“兩張皮”,防止內生動力“對沖”和“內耗”。要鼓勵支持干部、群眾和企業大膽探索、先行先試,讓改革成功者政治上“得分”、經濟上“得利”,對改革中出現的失誤予以容錯,確保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不懸空、不“鐘擺”、不走樣,真正“改”出動力、“革”出效率。
第二,以歷史主動精神激發主體活力。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的活力,就是激發全體干部群眾的主動性、能動性。要全力激發“經營主體、創新主體”活力。不折不扣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用法治為各類所有制企業保駕護航,依法為企業家撐腰,破除各種形式的市場壁壘和不合理門檻,讓國企、民企、外企都能安心經營、放手發展。要全力激發“人才主體”活力。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觀念和體制障礙,構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制度體系,為科研人員松綁,為技能人才搭臺,讓人才主體更好地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聰明才智。要全力激發“基層主體”活力。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善于從生動鮮活的基層實踐中汲取智慧。鼓勵地方和基層圍繞全會精神創造性開展工作,形成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
第三,以歷史主動精神提升綜合實力。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復雜環境,貫徹全會精神、實現現代化最終要落到全面提升綜合國力上。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主動適應全球產業鏈重構,塑造以我為主、更具韌性和安全性的產業鏈供應鏈。要聚焦全會關于科技創新的部署,以“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和耐心,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可控,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合力牽引經濟提質增量、社會文明進步。要在“文化軟實力”上主動塑造,堅定文化自信,以“文”聚心、以“文”聚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明的全球吸引力、影響力、感召力。要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捍衛政治安全擺在首位,主動防范化解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社會等各領域風險,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四、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是賡續偉大歷史主動精神的“硬任務”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習近平總書記在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將“堅持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單獨作為一個部分予以強調,這在黨的中央全會討論“五年規劃”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同時,全會通過的《建議》在“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中明確“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障”;在《建議》的第十五部分中再次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要求“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這是政治要求,是確保我們黨始終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的“硬任務”。
第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發揮歷史主動精神提供“定盤星”和“聚合器”。傳承和發揚歷史主動精神,關鍵在于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來指引方向、凝聚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波瀾壯闊的經濟社會發展實踐證明,守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之正,習近平總書記是率領全黨賡續紅色血脈的帶頭人;創時代之新,習近平總書記是帶領我們涉改革“深水區”、破開放“困局”頂層設計的第一人。習近平總書記無愧為偉大的思想家、戰略家,無愧為我黨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的集大成者。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主動匯聚一堂、同心同向,形成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
第二,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發揮歷史主動精神鍛造“硬骨頭”和“鐵肩膀”。打鐵必須自身硬。一個意志剛毅、肌體健康、作風過硬的黨,才能擔當起歷史主動的重任。腐敗是歷史主動精神的最大“腐蝕劑”。必須對腐敗分子和消極腐敗現象始終保持零容忍的整治態度和整肅力度,縱深推進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問題的治理,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確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營造風清氣正的朗朗乾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歷史主動精神的“天敵”,要鞏固拓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一手抓作風一手抓發展兩手一起抓,讓黨員干部在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堅持黨性、錘煉作風,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實績反觀和檢驗作風建設成效。要推動黨員干部多到基層一線、矛盾前沿去主動發現存在的問題、切實解決發展中的困難,讓埋頭苦干、艱苦奮斗、求真務實、擔當作為成為檢驗是否弘揚新時代歷史主動精神的試金石。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確保黨的團結統一和步調一致,奮力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任務落地見效。
(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5年11月19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