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任一龍謝靚)11月2日,由民建中央、國家發改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人民政協報》等單位協辦的2006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出席并作了題為《市場準入與企業創新》的主題報告。他指出,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既要靠政府的支持,也要靠非公企業自身的努力。
成思危說,《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體現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堅決貫徹落實中共十六大精神,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心。但由于認識不足和利益沖突,在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業、國防科技工業等方面,有的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文件,有的基本上沒有行動;對非公有制經濟仍存在著一些偏見,不少非公企業仍然只能享受“次國民待遇”。
成思危強調,要進一步消除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和政策性因素,進一步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允許非公有制經濟進入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完善金融、稅收、信用擔保、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政策,改善行政執法和司法環境,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和監管。
成思危指出,實現創新首先要靠制度、管理和技術創新來保證。他認為,要靠制度創新進入市場,靠管理創新來開拓市場,靠技術創新來占領市場。按照股權多元化的原則,促進國有經濟與非公經濟的融合,通過“國改民進”,實現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
福建省省長黃小晶、副省長李川,民建中央副主席劉珩、陳明德、陳政立,人民政協報社總編輯鄔旦生,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各地的民建企業家會員代表800多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