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廖建云,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項目總設計師,正高級工程師,重慶市渝中區政協常委。2002年12月加入九三學社,現任九三學社重慶市委委員、中冶賽迪支社主委。長期從事連鑄專業設計及項目管理工作,先后作為項目經理、常務副經理等參與了馬來西亞聯合鋼鐵煉鋼連鑄項目、西班牙Sarralle板坯連鑄機項目、寶鋼德盛新煉鋼(一步)項目、梅鋼1號連鑄機改造總包項目等多個工程項目。參與并組織的馬來西亞馬中關丹產業園350萬t鋼鐵項目設計獲2019年度全國冶金行業工程設計優秀成果一等獎和2018~2019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重鋼5號連鑄機項目獲2022年度冶金建設行業工程設計優秀成果二等獎。
從事工程技術領域的人往往容易給人以嚴肅無趣的刻板印象,但當你和廖建云短暫交談后,你會感覺,眼前的這個人更像是一名儒雅、睿智的學者,再深入了解,你會發現,除了工程師的身份,他還是可以在羽毛球場上揮灑汗水的運動健將,又是可以拿起單反記錄生活美好瞬間的攝影師,更是敢于講真話、建諍言的政協委員。在他身上,是內秀于心、外毓于行的最佳體現。
受人尊敬的工程師
廖建云就職的中冶賽迪公司企業宗旨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做受人尊敬的工程師,這也是廖建云入職起就堅定的信念。就職中冶賽迪前廖建云曾是一名大學教師,從教五載。離開了三尺講堂,廖建云仍帶著嚴謹治學的態度投入到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廖建云就從一名普通的工程設計師成為了工程項目的總設計師。
冶金工程設計是一項系統性極強、團隊配合極其密切的工作,也是最能激發創造性的工作,每一個項目都是全新的任務及挑戰。項目前期,廖建云會進行周密的策劃,做到每項任務、每個關鍵節點了然于胸。之后更重要的是跟蹤進度。冶金項目制約進度的因素非常多,場地條件、氣候條件、設備材料、施工進場等等無一不考驗著總設計師的協調能力、應變能力。梅鋼1號連鑄機項目現場施工調試期間,廖建云堅持長期駐守在項目現場,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積極協調,及時處理問題,保證了項目順利投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廖建云所負責的多個項目都得到業主的高度認可,其中梅鋼、永鋼項目還收到業主發來的表揚信。
絕大部分的工程項目設計周期緊張,往往關注進度的同時容易忽視質量問題,廖建云說對待各個專業上傳的圖紙和文件資料他拿出的是當教師時批改作業的那一股勁兒。他參與組織的項目至今沒有出現任何質量、安全問題。廖建云說優秀的工程師絕不是每天做著重復性的工作,而是應該善于總結,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及管理水平,只有這樣,看似簡單的工作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務實肯干的九三人
“我們抱歉地通知您,由于天氣原因,您乘坐的MF8446航班不能按時起飛”,機場候機廳的角落,廖建云和同事們正在視頻連線召開會議,“目前的方案還有點問題,大家把方案再詳細討論一下,方案沒討論透之前不允許發到現場”。“我現在在機場,應該來得及參加下午知聯會的活動。如果飛機晚點,麻煩史羨副主委代我做支社工作匯報”。“各位支委委員,我今天返回重慶,下午先參加知聯會活動,明天上午9點在民主黨派活動室我們開個支委會議,請各位支委就分管社務工作做個小結并就下階段工作計劃進行匯報,各位就新入社社員培養、本年度參政議政及社會服務活動一并進行討論”。這是廖建云上飛機前在支委微信群里發出的消息。等下了飛機,廖建云立馬拖著行李趕到了公司,參加中冶賽迪支社和知聯會賽迪分會的聯合活動。這樣緊張忙碌的一天只是廖建云繁忙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本職工作與社務工作無縫銜接已然成為常態。航班延誤但是工作不能耽誤,不論身處何地,只有手機有電有信號,廖建云隨時都在視頻會議、收發郵件、布置工作。
本職工作中廖建云是項目團隊的核心,社務工作中他更是九三學社賽迪支社的一面旗幟。支社連續六年在社區委基層組織目標考核中蟬聯第一名,被評為九三學社全國優秀基層組織、九三學社全國參政議政工作先進集體,獲得的各類表彰不勝枚舉……剛加入的新社員們總會感到驚訝,工作那么忙碌,廖主委是如何管理好支社,取得這么突出的成績的?“沒有什么秘訣,唯有勤勉、真誠、以身作則”,廖建云認真地說到。利用碎片化時間,堅持收聽或收看新聞,了解國家民情民生,有了感悟馬上記錄在手機備忘錄中,這已經是廖建云多年的習慣。政協委員使命要牢記、支社新社員要關心、老社員生活要關懷、支社發展要籌劃,一樁樁一件件事都深深印在他的心中。“不能以工作忙為借口就忽略社務工作”,這是常常掛在廖建云嘴邊的一句話。
支社在全區率先開展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編制了《九三學社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支社工作手冊(試行版)》,并將獎勵制度、看望慰問制度、經費管理制度、新社員培訓制度等嚴格落實到位,在全區基層組織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建設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效應,被評為渝中區民主黨派第一批“五有”基層組織。此外,支社將參政議政作為主線貫穿全年組織生活,建立以少數帶動多數的參政議政機制成效突出,培訓培養了一批骨干。支社每年提交參政議政素材都在30篇以上,近五年有6篇社情民意信息被中央統戰部《零訊》采用,3篇被九三學社中央采用,12篇被市委統戰部、市政協采用。支社活動案例《骨干帶動普通社員參政議政》入選九三學社中央《九三學社基層組織活動典型案例選編》。2018年,廖建云作為重慶的唯一基層組織主委代表列席九三學社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
作為九三學社社員和渝中區政協常委,廖建云牢記參政議政職責,僅2022年,廖建云就擠出時間參加了解放碑至朝天門金融大道提升改造工程、調研馬鞍山傳統風貌區打造情況、珊瑚公園暨菜儲段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視察西南大區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等多項調研活動,撰寫了《關于巧用橋下空間、打造具有山城特色橋下公園的建議》《關于在兩江四岸規劃建設中要充分考慮適兒化設計的建議》等15篇社情民意信息稿,榮獲九三學社重慶市委反映社情民意先進個人等稱號。
“基層工作小事不小,務實用心難事不難”,這是廖建云處理基層工作的寫照。基層工作瑣碎、零散,看似一件小事可能關系到的是整個支社的組織建設及凝聚力、社員切身利益等,因此不能因為事小就忽視,更應從小事著眼,發現共性問題,并及時解決。同樣,因為對九三學社的這份熱愛,因為從教師到工程師的這一份嚴謹、敬業的態度,廖建云堅信務實用心地對待基層的每一項工作,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就必有所得、必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