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鋒,1961年4月生于江蘇揚中, 1998年3月加入九三學社;現任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過程系統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副理事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上海市委主委,全國政協委員。2015年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鋒1978年就讀于南京化工學院電子工程與自動控制系,1982年任江蘇省南京塑料四廠工程師,4年后就讀于華東化工學院電子工程與自動控制系工業自動化專業并獲碩士學位,1988年至今任華東理工大學科技處副處長、處長、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過程系統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其間,1990年至1995年華東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自動控制系工業自動化專業并獲博士學位。錢鋒長期從事工業過程建模、控制與優化技術的研究,將人工智能與自動控制、化學工程等多門學科的理論方法進行融合與集成,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油化工生產過程智能建模、控制與優化的若干關鍵技術和軟件。他主持完成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乙烯生產過程基于神經網絡的智能控制技術與軟件的研究開發,打破了乙烯行業先進控制技術長期依賴引進的局面。錢鋒在國內率先開展精對苯二甲酸裝置控制與優化技術的研究,在二甲苯氧化反應過程建模與優化、PTA生產過程智能控制技術等方面填補國內空白,為我國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TA成套技術做出了重要貢獻。上述研究成果已在5家特大型石化企業的15套工業裝置上成功應用,創造性地解決了以乙烯、PTA等為代表的石油化工過程控制與優化中的重大關鍵技術,每年為企業創造了新增3億余元/年利潤。他先后榮獲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排名第二)和5項三等獎(3項排名第二),作為第一發明人,已授權11項國家發明專利,并獲1項中國專利獎優秀獎和2項上海市發明創造專利獎發明專利一等獎;登記了2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8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