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寬社會服務渠道,促進民族地區綠色農業發展,努力營造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社會環境,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目標。8月19日,九三學社昆明市西山區委員會在西山區團結辦事處蔡家村社區開展“送技下鄉助力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主題活動。活動儀式由九三學社昆明市西山區委副主委邵撫民主持,蔡家社區居委會書記、主任張利平作了動員講話,蔡家社區干部群眾158人參加活動。
中共西山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夏飛燕應邀參加活動并講話,她對九三學社西山區委送技下鄉助力民族團進步示范村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希望九三學社發揮專家學者多、智力密集的優勢,為西山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九三學社西山區委主委王蜀介紹了九三學社的基本情況,以及組織本次活動的目的意義和具體內容。九三學社昆明市西山區委副主委魯惠珍講授了綠色食品申報認證知識;九三學社社員李武現場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100問》、綠色蔬菜種植技術規程、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等宣傳資料200余份;昆明學院左維剛副教授應邀主講了《植物栽培環境條件分析與應用》;九三學社結對聯系單位西山區農業農村局為參加活動群眾免費發放生物有機肥10噸。在主題活動中,九三學社昆明市西山區委的專家結合自身的工作條件,利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真誠的服務態度,積極為民族地區發展獻計出力,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歡迎和稱贊。
蔡家社區位于螳螂川沿線,與富民、祿豐兩縣接壤,轄區國土面積19平方公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有7個自然村,社區總人口1600余人,約50%左右的人口為彝、白、苗等少數民族群眾,是昆明市郊區典型的山區農村社區。過去,由于交通不便及種植養殖技術落后,該社區一直是昆明市貧困落后的山區之一。隨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項目的推進,在各級部門的扶持幫助下,該社區結合大平地村濃郁的苗族文化,圍繞生態、文化、產業做文章,轉變觀念,因地制宜,按照“河邊種韭菜,山地荒坡種核桃,林下種蘑芋”的發展思路,先后發展了被農戶稱為“金錢草”的韭菜種植、“金果果”的核桃栽培、“金元寶”的蘑芋種植產業,讓農民嘗到了農業產業發展、科技致富的甜頭,整個社區群眾的純收入也得到大幅提高。目前,蔡家社區魔芋種植面積位居全市首位,其魔芋良種和種植技術輻射到盤龍、嵩明、宜良、會澤、易門等縣區。(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