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年伊始,DeepSeek一度成為“熱詞”,顛覆了人們對數字信息技術的認知。在人工智能廣泛應用于各領域時,寧夏迅速行動,完成DeepSeek大模型在寧夏全域“醫療專網+本地化”部署。
從網上預約掛號到覆蓋鄉村的五級遠程醫療,再到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基層全覆蓋……憑借“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的先發優勢,寧夏持續推動醫療健康從信息化到智慧化再到智能化的跨越發展,積極探索更多“人工智能+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應用場景,實現了醫療服務的全流程優化與智能化升級。
在此過程中,始終傾注著九三學社人民至上的家國情懷和履職盡責的使命擔當。
高層引領 九三學社中央聚力寧夏創新發展
務實而策,集智聚力破藩籬。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九三學社中央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寧夏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探索與實踐,將其視為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基層醫療、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提供高層指導和資源傾斜,積極推動政策創新與區域試點落地。
近年來,九三學社中央多次組織社內專家及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工信部等相關部委赴寧夏開展專題調研,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和智力支撐作用,通過一系列提案、調研報告和協商成果,為全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與實踐路徑,助力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2022年9月,“九三學社智匯寧夏 同心科創工程”啟動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專程調研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工作開展情況,指出要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要堅持依法管理依法運行、要不斷賦予前沿性的科技含量、要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見得到自治區黨委重視,批轉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研究落實。
為落實《“九三學社智匯寧夏 同心科創工程”合作框架協議》內容,持續推進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及醫療健康能力水平提升,2023年3月18日,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出席“源起銀川·共創未來”首屆數字醫療健康銀川峰會,并作題為《元宇宙在心血管領域的應用》的主旨演講。2025年4月9日,在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承辦的寧夏“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應用場景發布暨供需對接活動上,葛均波再次作專題報告,為催生醫療健康領域的新質生產力提供“智慧”和“方案”。
葛均波在接受采訪時說,寧夏近年來積極布局,建立健康系統集中管理的心電數據平臺,為居民健康數據的分析及病人隨訪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發展提供了珍貴“原料”。這種數據積淀是其他地方難以復制的,為培育醫療AI提供了深厚的“沃土”,也推動寧夏在人工智能賦能醫療健康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在九三學社中央的指導與支持下,寧夏逐步構建了全國首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寧夏經驗”。通過政策建言、資源協調和頂層設計,九三學社中央為示范區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充分體現了參政黨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
持續建言 共同點燃醫療健康智慧引擎
十載破題開路,十載夯基壘臺。自2015年躋身全國首批遠程醫療政策試點以來,寧夏以筑牢數據要素基礎、優化數字普惠服務、打造數智健康生態為驅動,聚焦惠民、惠醫、惠政持續創新應用場景,著力構建全民健康信息體系,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為破解醫療資源均衡化難題提交了一份厚重的“寧夏答卷”。
時光緩緩落筆,記錄著寧夏從“互聯網+醫療健康”扎實起步,到“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積厚成勢的實踐足跡與戰略跨越:
2018年,全力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開啟了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發展的新征程;
2020年,搭建“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平臺,打造線上線下協同的醫療服務新模式;
2023年,寧夏印發《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通過實施服務提質擴容、裝備提檔擴智等五項行動,推動我區“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寧夏貫徹落實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深化信息互通共享型應用,實現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2025年,寧夏81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接入DeepSeek國產大模型,醫療服務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
……
寧夏醫療健康事業從信息化、智慧化再到智能化的步步跨越,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植根于多年來在“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的持續深耕與堅實積累。這一進程的快速推進,也離不開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的持續建言與助力。
作為以科技、教育、醫藥衛生界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參政黨,九三學社多年來深入實施“三大助力行動”,始終聚焦寧夏“互聯網+醫療健康”及“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發展中的關鍵議題,發揮界別優勢,堅持“大題小做、分步推進”“跟蹤調研、接續建言”,秉持“長期看、全面看、回頭看”的理念,通過多年深耕,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建言成果與特色鮮明的參政品牌。
2019年,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邀請九三學社中央醫藥衛生專門委員會來寧就“互聯網+醫療健康”開展專題調研,形成《關于規范區塊鏈技術在“互聯網+醫療”中探索應用的提案》,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
2020年,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承擔并完成寧夏黨委重點調研課題《以制度建設為抓手 進一步推動我區“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從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規范體系、加快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治理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監管制度、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利益共享制度四個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2021年,《關于在寧夏建立試點探索西部地區“互聯網+醫療”模式的提案》榮獲全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建言獻策優秀成果獎,此獎項全國有50個,寧夏僅此一項獲獎。2022年以來,住寧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主委馬秀珍,先后提交《支持寧夏創建國家數字醫療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支持寧夏建設醫療健康大模型基地》《支持寧夏打造國家級醫療健康智算數據庫示范基地》《加速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打造基層“智”“惠”醫療新場景》等相關提案,不遺余力地為助推“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在寧夏破題起勢做出樣板建諍言。
《以東數西算為契機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推進寧夏“生成式AI+醫療健康”發展》《加快培育發展我區醫療健康領域新質生產力》等年度重點調研報告均得到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批示,馳而不息為構建起“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的數字健康寧夏范式謀良策。
從推動醫療數據安全共享的政策完善,到建議加大基層醫療機構人工智能設備投入;從建言優化人工智能診療模型的本地化適配,到呼吁加強醫護人員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培訓,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通過一件件精準的提案、一條條切實的建議,為寧夏醫療科技發展的頂層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政策落地、資源調配搭建了溝通橋梁。
智匯寧夏 助力打造人工智能醫療“塞上高地”
“‘AI+腦機接口’為抑郁癥、焦慮癥、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提供從精確診斷到智能康復的全過程醫療服務。”“外骨骼機器人,猶如鋼鐵俠的機甲,為眾多患者燃起恢復行走能力的希望。”……這些畫面并不是在科幻電影里,而是在“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應用場景發布活動現場。
2025年4月9日,在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參與協辦的寧夏“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應用場景發布暨供需對接活動上,近100家區內醫療企業、73家醫療機構及21家康養機構齊聚寧夏,懷揣“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的創新愿景,共赴數字之約,共享人工智能盛會。
在九三學社的平臺搭建與資源賦能下,此次活動最終實現了從“成果展示”到“項目落地”的關鍵跨越。現場不僅有百川智能、好大夫在線等多家九三學社社員企業集中推介創新技術,更促成20項涉及健康管理、智能輔診、慢病管理、智慧養老等領域的合作項目簽約,部分產業項目已進入落地籌備階段,另有一批企業與機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近年來,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數字醫療企業落地寧夏多方協調,為引進一批科技頭部企業牽線搭橋,開展多個交流合作項目。
九三學社社員王小川在寧注冊“寧夏百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撐自治區申報國家醫療人工智能中試基地建設;
九三學社社員黃海峰成立“寧夏百度醫療大模型創新中心”,建設大模型驅動下的基層全科醫生規范化診療服務、臨床科研體系;
九三學社社員王航“好大夫在線”互聯網醫療、九三學社社員劉欣悅“阿里健康小鹿中醫”落地寧夏,引領全國互聯網、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創新實踐,助推寧夏智慧醫療創新發展。
……
筑巢引鳳,開放協同,不斷強化合作支撐。隨著越來越多頭部九三學社社員企業在寧夏落地生根,寧夏智慧醫療產業已構建起“政策引領、技術創新、服務優化、生態完善”的良性循環,生態體系愈發繁榮。
近日,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落地寧夏81家二級以上醫院,這不僅標志著寧夏在醫療智能化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全國醫療AI的發展樹立了標桿。新一輪東西部協作與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交匯,首創省域一體化智慧醫療平臺與“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新范式等多重發展機遇疊加,寧夏積厚成勢干勁充足,根植于此的“互聯網+醫療健康”事業正迎著陽光拔節生長。
集智聚力奮楫篤行,同心同向譜寫新篇。展望未來,九三學社中央將繼續高位指導、資源傾斜,九三學社寧夏區委會將持續協同各方,應勢而為踵事增華,為發展謀良策,為民生鼓與呼,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把多黨合作所長與中心大局所需結合起來”的諄諄囑托,全力書寫新時代參政黨服務西部地區群眾看病就醫的履職答卷。
(來源:華興時報9月23日01版 記者:馬敏 納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