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杭州城西,全新的城市輪廓沿著大地延展,從紫金港科技城、未來科技城,一直到青山湖科技城,充滿科技色彩的城市版圖已經形成——這就是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這里集聚著一大批科創載體,初步形成了類似美國硅谷的創新特征:有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高等院校,有之江實驗室、阿里達摩院等新型研發機構,還有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大批科技企業,浙江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浙江大學超重力實驗裝置也落地于此,讓大走廊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全省“科技濃度”最高區域。
作為以科技界為主體的民主黨派,如何發揮組織優勢助力大走廊發展建設,成為浙江省、杭州市兩級九三學社組織都在深入思考的問題……
創新破局
整合資源凝聚九三力量
作為科創產業平臺,大走廊核心區橫跨杭州三個主城區,工作、生活于此的九三學社社員有1000余名。如何把大家的力量更好地匯聚起來?整合資源成了繞不開的必選項。
2021年,在九三學社浙江省委會的大力支持下,由九三學社杭州市委會牽頭組建九三學社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創新服務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打破了省市九三學社基層組織的隸屬關系,將分布在大走廊區域的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7個高校社組織和西湖區、余杭區、德清縣等7個屬地社組織囊括其中。聯盟設指導委員會,現由九三學社浙江省委會主委葉正波任主任。
圍繞大走廊“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聯盟組建了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新材料、產學研合作等四個專家組,廣泛開展課題調研、學術交流、創新論壇和產學研合作對接等活動,實現了區域內省市九三學社組織的大互動、大聯合,為助力大走廊發展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聚焦中心
調研獻策助推產業升級
產業作為區域發展的基石,也是聯盟參政議政的起點。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新材料產業是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聯盟新材料專家組,在九三學社浙江省委會常委黃飛鶴、杭州市委會副主委李勇進兩位教授的帶領下,深入開展調研。在創新層面,專家組系統梳理了大走廊范圍內新材料領域的科研團隊;于產業層面,則著重分析了新材料領域發展現狀以及企業的實際需求。
經過調研,聯盟發現科研與產業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脫節現象,創新鏈與產業鏈雖近在咫尺,卻難以有效銜接。因此一份《關于推進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被九三學社界別組作為集體提案提交浙江省政協全會,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與重視。
自此 ,聯盟圍繞產業調研的腳步從未停歇。《推動城西科創大走廊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建議》成為杭州市政協全會集體提案、重點提案;《推動城西科創大走廊精密裝備產業發展的相關建議》成為杭州市政協全會上的集體提案和聯組會議口頭發言;《關于推動城西科創大走廊人工智能產業新發展的建議》也在市政協專題協商會上作為口頭發言……
2021年,九三學社中央調研組來到杭州,開展“促進國家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我國科技自立自強”重點考察調研。此次調研收獲的一手資料,為九三學社中央撰寫課題提供了豐富且鮮活的案例,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研究的寶貴素材,同時也為聯盟指明了新的選題思路和調研方向。
大走廊區域創新資源高度集聚,自然也在更廣的范圍、更深的層面發揮更大的效能。思路的變化讓聯盟成果走出了杭州,《加快建設高水平科創策源地,推動全面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脫穎而出,被選為浙江省政協常委會口頭發言;《關于支持浙江以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為核心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議》則由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杭州市委會主委羅衛紅帶到全國兩會,在為大走廊發展發聲呼吁,引發廣泛關注。
法治護航
推動立法破解發展難題
隨著調研的不斷深入,聯盟專家敏銳地洞察到,許多制約大走廊發展的問題根源在于體制機制。跨行政區的管理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各區的積極性,但也無可避免地滋生出統籌協調方面的難題。為此,聯盟專家、浙江省人大代表鄭戶南提交了《關于提請省人大作出“關于支持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加快發展的決定”的議案》,希望進一步理順大走廊管理的體制機制。
時任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九三學社省委會主委的姒健敏提議,杭州市人大可先行制定相關條例。而羅衛紅作為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恰好分管市人大科教文衛工作,于是這份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在了九三人肩頭。杭州市人大代表、九三學社社員舒軍、過靈芝等眾多聯盟專家全身心投入到大走廊條例制定的過程中。他們深入走訪大走廊各個區域,與不同層面的從業者、管理者交流溝通,廣泛收集各方意見和建議。同時,專家們潛心研究,查閱海量法條,為大走廊條例制定出謀劃策,提出了諸多具有建設性和前瞻性的意見。
經過不懈努力,由杭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浙江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2024年10月,《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條例》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中誕生。該條例為大走廊穩健發展護航的同時,也成為聯盟履職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成果轉化
搭建平臺促進創新落地
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源頭動力。自2023年起,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明確提出構筑全國科技成 果轉移轉化首選地 ,打造概念驗證之都的目標 。九三學社杭州市委會積極響應 ,在2023年聚焦“以城西科創大走廊為核心 ,構筑全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 ”,2024年又圍繞“深化概念驗證中心建設,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初一公 里 ’”,分別對口大走廊內的余杭區和西湖區開展專項民主監督。
監督調研中,聯盟課題組不僅多次走訪杭州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對杭州30家概念驗證中心進行全覆蓋式調研,還前往成都、合肥等城市學習先進經驗。辛勤耕耘結出累累碩果,2篇調研報告均為杭州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除此之外,依托聯盟,浙江省、杭州市社組織的課題調研也實現了同頻共振、協同發展。2024年,九三學社浙江省委會將《強化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體系建設,推動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加速轉化》列為重點課題,并將課題成果作為集體提案、大會發言提交省政協全會。
調研中,聯盟專家發現,近年來各地概念驗證中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繁榮背后也潛藏著諸多問題。由于國家層面尚未出臺指導概念驗證中心工作的專項指引 ,各地在探索實踐中對概念驗證的理解和操作存在較大偏差,尤其是在定義、內涵等關鍵方面各不相同,從長遠來看,對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的構建極為不利。
這些科技創新領域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引起了聯盟專家的高度重視。最終形成的調研成果《深化概念驗證中心建設,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初一公里”》報送九三學社中央,并作為集體提案報送全國政協。
就這樣,一項由聯盟發起的調研課題,通過層層深入剖析問題、提出建議,從地方層面逐步上升到國家層面,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貢獻了九三學社的智慧與力量。
2023年以來 ,聯盟又有了新動作——在九三學社社員鄭美贊發起之下,聯盟精心打造了“九三創吧 ”品牌 ,先后圍繞海洋生物醫藥、功能電子材料、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等主題,廣邀社內外力量舉行成果路演、產學研對接等活動 ,搭建起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交流合作的新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聯盟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九三學社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創新服務聯盟,將繼續用實際行動踐行民主黨派的職責使命,在區域發展的浪潮中,攜手各方,以服務為筆,以智慧為墨,助力繪就大走廊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為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團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