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貴州省政府副省長、九三學社貴州省委主委楊同光深入貴州大學調研科技創新、科技賦能、科技成果轉化以及九三學社貴州大學委員會組織建設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多黨合作、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論述,牢記囑托、感恩思進、感恩奮進,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進一步強化教育科技人才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更好服務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九三學社貴州省委專職副主委程紹雨、社省委機關部分處室負責人參加調研。貴州大學黨委書記楊未、副校長李飛、統戰部兼宣傳部長楊楠、統戰部副部長季飛等陪同調研或參加座談。
貴州大學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一直堅持走“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道路,結合貴州省經濟建設的特點以“產、學、研”相結合方式,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為貴州的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貢獻。楊同光來到空間結構研究中心,看望并慰問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空間結構工程研究與設計專家、九三學社楷模馬克儉教授,代表九三學社省委送上誠摯的問候和新年祝福,并在馬老和校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空腹夾層板結構應用現場。
近年來,在各方大力支持下,貴州大學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吸引和培養了一批高層次人才。楊同光來到貴州大學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化學與化工學院實驗室、材料與冶金學院實驗室實地考察,聽取植物保護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等工作匯報,詳細詢問各研究平臺隊伍建設、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和人才培養等情況,與科技工作者親切交流,勉勵大家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主動服務貴州高質量發展大局,通過科研釋放出科技創新能量,研發更多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同時注重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開展原創性科學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爭取推出更多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貴州大學歷史悠久,是貴州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楊同光來到貴州大學校史館,通過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了解辦學歷史,不時詢問有關學科建設情況,駐足觀看九三先賢丁道衡、羅登義、徐采棟等校領導生平事跡和科研成就,對貴州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與九三學社的歷史淵源感慨不已。他希望貴州大學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綜合性高水平大學。
貴州大學科技園集企業孵化、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為一體,是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楊同光來到這里,聽取科技園規劃建設情況介紹,興致勃勃觀看了科技園企業產品、技術展示,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詢問科技創新和產學研融合發展情況。他對科技園依托學校的學科、技術、人才和團隊優勢,扶持入園企業快速成長,以“一站式服務”推動初創企業發展表示贊賞,認為當前加快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創業創新空間巨大。希望學校繼續強化科技園功能,充分發揮科技園平臺和載體作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培育科技園特色與優勢企業。
在與貴州大學黨委統戰部負責人以及九三學社貴州大學委員會各支社負責同志的座談中,楊同光逐一聽取九三學社貴州大學委員會主委、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吳復忠,副主委、音樂學院院長穆維平,副主委、哲學學院副院長梅其君,副主委劉忠偉,委員陳墩學、肇瑾等同志就自身工作領域和支社組織發展、活動開展、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工作的做法和建議,并不時與大家進行交流探討。楊同光回顧了九三學社貴州省委與貴州大學深厚的歷史淵源,對貴州大學黨委長期以來給予九三學社貴大委員會的關心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說,建國初期,貴州第一位九三社員丁道衡、第一任九三學社貴州省委主委羅登義都是貴州大學早期領導人,此外,還有曾擔任第二任九三學社貴州省委主委的王慶延、擔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的徐采棟也與貴州大學淵源非淺。認為他們在貴州這片土地上播撒下九三學社的火種,為九三學社組織在貴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貴州大學是九三學社貴州組織成長的搖籃,也是貴州黨外人才的高地。做好民主黨派的工作離不開中共黨委的支持,他希望學校黨委、統戰部對九三學社貴大委員會的各項社務工作繼續給予大力支持,繼續搭平臺、壓擔子,加大人才發現、培養和使用力度,使之更好的服務貴州大學建設、服務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他勉勵大家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中貢獻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力量。
楊楠在座談中對九三學社貴州省委長期給予貴州大學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對九三學社貴州大學全體社員在學校建設發展歷程中做出的積極貢獻給予充分肯定。她表示,校黨委統戰部將一如既往支持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希望全體社員老師在九三學社省委領導下,立足本職、服務地方,為貴州大學“雙一流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胡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