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湖南省政協九三學社界別委員工作室聯合湖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圍繞“喜迎二十大,委員在行動”主題,赴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就“湖南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組織調研座談,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全國政協常委、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張大方出席。
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會主委陳赤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湖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李壯麗,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李少陽,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會副主委、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陳洪松等參加活動。


張大方一行考察了畜禽養殖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詳細了解實驗室的研究領域、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及其應用等情況。



期間,召開湖南省政協九三學社界別委員助力“湖南農業綠色低碳發展”調研座談會。會議由李少陽主持。陳赤平領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王克林致辭,所長、研究員譚支良作《“雙碳”目標驅動的農業低碳技術》報告。副所長、研究員陳洪松介紹了研究所概況。與會人員圍繞主題作了交流發言。


“湖南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是省政協首次設立的專家協商課題,由九三學社省委會、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承辦。“省政協九三學社界別委員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8月,共入駐委員40人。工作室成立以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協委員要更好聯系和服務所在界別的群眾”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好九三學社省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工作取得實效。2022年1月被評為全省政協系統“最受群眾關注委員工作室”。

張大方表示,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我省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在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等方面通力合作,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的新格局,以生態振興支撐鄉村全面振興。
張大方強調,要凝心聚力,辦好省政協專家協商會。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社員、專家學者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湖南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多做戰略性思考、多提前瞻性建議,為共同辦好首次省政協專家協商會貢獻力量。要發揮優勢,把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好運用好。省政協九三學社界別委員工作室各級政協委員要充分運用政協云,突出特色、擦亮品牌,為助力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貢獻更多湖南九三的智慧和力量。

湘潭大學副校長、教授葛飛,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唐圣松,湖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唐承麗,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黃運湘,省農科院農業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紀雄輝,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常碩其,省交通運輸廳交通建設造價管理站高級工程師丁加明等工作室委員,社省委會秘書長吳國寰,社省委會參政議政處、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九三學社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支社有關同志參加活動。
“委員活動日”當天,工作室線上開展政協委員值班活動,發動廣大九三社員為“湖南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建言獻策;與此同時,“政協九三學社鄉村振興委員工作室”在新化縣油溪橋村開展“喜迎二十大,委員在行動”鄉村振興調研活動。
“政協九三學社鄉村振興委員工作室”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

9月21日,“政協九三學社鄉村振興委員工作室”的委員們赴新化縣油溪橋村開展“喜迎二十大 委員在行動”鄉村振興調研活動。
在這個獲評了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最美休閑鄉村等的地方,村在景中,屋在樹中,路在花中,人在果中。委員們饒有興趣地聽取了油溪橋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彭育晚關于“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介紹,感受了一個省級貧困村蝶變成全國第一個整村納入3A景區的“文明村”的發展歷程;對九三學社社員、湖南華民股份數字業務部總經理郭峰開展的“油溪橋村鄉村振興數字化平臺”進行了觀摩;與在油溪橋村經果林基地開展產經技合作的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專家、學生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