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我們要從中共黨史學習教育中凝聚勠力同心奮進新征程的力量,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在打造“三個高地”上勇擔當,在踐行“四新”使命上善作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九三學社的新榮光。”---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主委 張大方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會把深入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工作安排。自6月開始,積極響應社中央號召,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暨知識競賽活動。活動開展以來,社省委會積極發動各級組織廣泛參與,在社內興起“五史”學習熱潮,活動有聲有色、履職有為有效,推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全省1681名同志參與到網絡學習和競賽中,總成績社內全國排名第三。社中央表彰的全國1001名優勝個人中,湖南174名,占表彰人數17%。湖南10個社組織榮獲“優秀組織獎”。
一、 以上率下 廣泛發動
各級組織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要求將學習中共黨史與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多黨合作史相貫通,與社章社史相結合,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團結引領全省社組織和廣大社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更好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各級社組織領導班子及成員帶頭加強自學、集中學、領學促學,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示范帶動作用。
社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李少陽堅持每天參與三次學習答題,在社省委會機關學習頻率最高、答題次數最多,取得了7分30秒100分的好成績。社省委會機關干部也積極參與到知識競賽中,參與率達100%,平均成績98.4分。
社長沙市委會主委班子帶頭參與,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學習,積累“五史”知識,積極參與競賽,分享答題成果。
社郴州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劉艷紅每天在工作群、答題骨干群、基層組織負責人群發布通知,通報每周答題情況,對各支社、社員的答題進行點評,提出改進方法,形成了工作群里每天熱議“五史”知識答題的生動場面。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支社時值支社換屆籌備工作階段,工作任務繁重,但班子成員堅持每天參與競賽答題,制定班子成員帶頭“打卡”參與競賽的值日表,并針對參與率問題,采取“包干制”逐一電話通知到人。
湖南建工集團支社主委方拯組織全體社員并帶頭參與知識活動競賽。副主委康思源每天積極打卡,并多次獲得高分。
二、豐富形式 激發熱情
線上線下相結合,豐富學習教育載體。社省委會在線上打造“微視課場”,專職副主委帶領機關青年干部講述“憶初心 擔使命”社史故事,講述九三學社與中國共產黨的同心奮斗史中的湖南印記,通過微視頻的形式發布至微信公眾號和社員之家平臺。各級組織線下開展專題學習、主題活動,組織前往傳統教育基地,結合實際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通過豐富學習教育形式,增強社員的參與度,激發社員的學習動力和熱情。
線上平臺:社省委會打造“微視課場”。
專題學習:湖南中醫藥大學支社組織社員參加專題黨課和專題學習,通過學習提升社員理論素養,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現場教學:社省委會主要領導帶隊赴湖北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活動,追尋中國共產黨的奮斗足跡,感受中國共產黨的苦難輝煌。社張家界市委會組織社員赴慈利縣溪口鎮紅軍樹、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五史”學習教育,重溫合作初心。社長沙市委會、湖南中醫藥大學支社、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支社組織社員前往湖南黨史陳列館、韶山、褚輔成史料陳列室、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等傳統教育基地開展黨史學習主題教育,讓社員身臨其境,重溫了紅色革命起源,感悟老一輩革命家忠誠擔當的初心和情懷。
主題活動:社懷化市委會將“五史”知識的學習與主題活動緊密結合,社員們互相學習、互相討論,大大提升了答題的參與度和準確率。各基層組織的老社員也積極參與到了活動中來。“五史”知識競賽社中央表彰的100名優勝個人“一等獎”中,懷化市委10名,占全國10%。
線下答題:社株洲市栗雨支社、淥口支社、天元區工委等集中組織開展現場答題比賽,激發社員的參與熱情。湖南中醫藥大學支社聯合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院和民建湖南中醫藥大學支部,開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學黨史知識競賽活動。
三、 學比趕超 以學促行
以賽促學,以學促行。知識競賽開展以來,社省委會定期在社市級組織、基層組織微信群和社省委會微信公眾號通報各級組織參與知識競賽活動情況以及社員個人的參與表現,通過“亮亮相,比一比”,各級組織之間相互賽,社員之間相互比,形成了學比趕超,主動學習的良好學習氛圍。
學習上的百舸爭流,帶動了工作上的千帆競發。各級組織和社員通過“五史”知識競賽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增進了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廣泛凝聚共識,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中共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社員們踐履知行合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社省委會調研形成《關于打通資江航道融入長江經濟帶促進湖南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關于貫徹“強省會戰略”推進長沙空間北拓對接長江經濟帶的建議》等建言獻策成果;聚焦“三高四新”,打造“專題研究基地”、“委員科普工作室”等基層社務工作平臺,建立“省政協九三學社界別委員工作室”,并與“社員之家”平臺進行聯通,提出“微建議”,助推解決“微困難、微問題”;整合社內外資源,助力產業振興。在武岡建立“九企合作工作站”,助力地方發展。社郴州市委會搭建“桑梓小站”產業服務鏈,助力鄉村振興。
社員們紛紛表示:“知識競賽已落幕,但是學習的腳步不會停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學習,并將學到的知識轉化到工作中去,積極履行職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貢獻九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