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五下午,作為岳陽道小學的科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電光學院教授劉波會與科研團隊成員走進這所小學,為學生們帶來一堂生動的科學課。
其實,劉波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九三學社天津市委會社員。鑒于自身的科技界別特色,2024年,九三學社天津市委會啟動“為中小學選派科學副校長”專項行動。一年來,已從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等高校選派13名社員專家,分別擔任天津市8所中學和5所小學的科學副校長,系統構建中小學科學課程體系。
這些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走進中小學為學生們分享前沿科技,帶領大家親身參與到科學實驗中。在一次次科學對話中,他們也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科學之路的大門。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星鏈’嗎?你們知道如果讓‘星鏈’組網,那星與星之間的數據是如何傳輸的?”近日,在南開中學的科技社團中,同樣身兼該校科學副校長的劉波,為這里的學生們上了一堂有關激光傳導的課程。講臺下,是學校內對于物理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們,講臺上的劉波從學生們的眼睛里,看到了一束束科學求知的光。“此次,我們面向南開中學高中部的學生開設了跟大學科學研究相關的一些實驗,讓他們在中學時代就可以接觸到先進的實驗和技術,以此來啟發高中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精神,培養他們的科技素養。”劉波表示。
與一般的科學講座不同,13名社員專家為中小學帶去的是一整套完整的科學課程體系。
“我們的科學副校長與中小學共同規劃教學體系、制定教學目標,并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把教學內容劃分成獨立的教學模塊,這些模塊又構成了一個整體的課程體系。”九三學社天津市委會專職秘書長嚴海表示,目前,社員專家還面向中小學開設了電光學、人工智能、趣味物理、腦機接口、智能智算等多門大學先修科學課程。
一方面,科學副校長們把課程“送”進中小學,另一方面,他們也邀請學生們走進大學實驗室,與大學生一起聯合開展創新活動。
前不久,天津市匯文中學奇點科技社團師生一行18人,在該校科學副校長、天津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安興偉的帶領下,走進天大腦控實驗室。在這里,大家戴上了神奇的“帽子”,隨后,眨眼、咬牙、擺頭等一系列速度或快或慢,力度或大或小的動作都以電波的形式呈現于電腦屏幕上。“我們希望在這種沉浸式的研學中,學生們不僅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外化的真實現象,更能激發大家對研究過程的探索欲。”安興偉說。
在過去的一年中,這些來自九三學社天津市委會的科學副校長,積極探索“高校+實驗室+中小學”的科學活動模式,通過場景式、體驗式、交互式的科學實踐活動,累計舉辦主題實驗、研學參觀、科普講座等系列活動40余場。
此外,在社員專家看來,除了為學生們帶去科學知識,向學生們傳遞科學家精神,也是大家作為科學副校長的重要職責。于是,“科學家精神進校園”“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等一系列活動隨即開展。在一節節精心策劃的科學課上,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科學家義無反顧投身祖國科技進步偉大事業的奮斗故事,一次次讓學生們感動不已。
在這些科學副校長的助力下,一顆顆“科技報國”的種子已在學生們的心中悄然生根;一個個熱愛科學、擁抱科學的少年正在不斷成長。
(來源:《天津日報》2025年5月8日 第03版)